请利用这堂课完成以下片段缩写练习。
说“问”
1 谈起学习,大多数人主张勤奋、刻苦。下菩功,这当然是对的,但也要讲究方法,方法之一就是“问”。孔子说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孔子把学和问相提并论,可见其重要性。在学习中,我们应当边学边问,多想多问。
2 那么,问有什么好处呢?
3 首先,问能解惑。当我们有疑惑时,就要问师长、问学友,问清楚了,知其所以然,疑惑就迎刃而解了。若不问,疑惑就解不开了。”发明大王“爱迪生小时候就是”发问大王”,一遇到不懂的地方,他就问。正是由于好问,他才对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各种各样奇怪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加以钻研,成为大发明家。
4 其次,问能知新。培根说过:“多问的人将多得,“通过问就能获得新的知识。司马迁为搜集“大禹治水”这一传说的材料,亲自到禹住过的地方查考,遍访当地老人,详细地询问了传说的来龙去脉,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。据此,他勘误、增补,把这个传说十分翔实地记载下来。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,他就不能搜集到足够的史料。我们学习也是如此,比如遇到一道数学难题,百思不解,这时去问师长,问同学,问明了思路,就可以举一反三,以后遇到同类的问题就能得心应手。
5 “问”是很重要的。但怎样才能“问”得好呢?郑板桥告诉我们:遇到疑问,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,要问得透彻,问得深入。我们常犯这样的毛病:问是问了,但略微尝试就停止,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韧劲。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加思考,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,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。不经思索,一味地向别人讨教,表面似乎懂得很多,但真正吸收的却寥寥无几,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最容易忘记。所以要先思后问,问后熟思。
6 要向别人请教,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。要问得好,首先要谦虚,要尊重别人,态度要诚恳,还要看时间、场合是否会影响别人的休息和工作。宋濂曾叙述他向师长请教时的态度:对老师的教诲,他专心聆听;遇上老师不悦时,他愈是谦恭有礼。这里撇开伦理观念不谈,他谦虚求教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。
7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古代哲人所处的时代不同。在“知识爆炸”的今天,知识总是每隔七年至十年就要翻新,而最新的科学技术有的只要三到五年就更新了。因此,我们更须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,才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的形势。这方法之一就是“多问”。
试将以上篇章的第五至第七段缩写成80个字的短文,并把答案写在稿纸上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