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October 6, 2011

新闻读后感参考资料


青少年沦为大耳窿跑腿


136名“小阿窿” 近半数是学生 (2009-10-21)
谢婷婷 报道  


警方数据显示,去年10月至今年9月,共有136名青少年(不超过19岁)涉及非法放贷活动被捕,其中近半数是在籍学生。  

教育部长黄永宏说,学生被诱参与这类活动的原因复杂,家长应当负起监督孩子的责任,留意孩子放学后的活动及所交往的人,以便及时给予正确指导。

他说,学校能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扮演辅助角色,通过正规教学和各种品格发展与谋生技能计划,教导学生分辨是非对错。必要时,学校会给予学生辅导,非不得以才采取纪律行动。学校与各机构合作避免学生误入歧途。  

黄永宏指出,校方也同多个相关机构合作,避免学生误入歧途,例如同警方合作,安排警方人员到学校举行讲座,提高学生的罪案防范意识。

康柏中学是其中一所为学生安排警方讲座的学校。校长黄如兰受访时说,一些学生比较好玩,但还不至于涉及大耳窿活动,校方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,让学生远离不法活动,而关键是由校方“占据”学生的时间。她举例说,校方会在学校假期办年轻人喜爱的夜间骑脚踏车活动,并规定只有平时行为良好,不缺课的学生才能参加。学生为参与活动,平时就会守规矩。学校也每隔两周给一些调皮学生办他们热爱的足球比赛,条件同样是必须守规矩,结果学生为了参加都能安分守己。  

康柏中学也在每天早上的学校集会安排半个小时阅读时间,并让级任老师与个别学生单独聊天,了解他们的想法。黄如兰说:“老师们必须跟每个学生都交谈过,学生才会觉得受重视,不会被遗忘。”翱翔辅导服务中心辅导员张宝纹认为,受诱当大耳窿跑腿的青少年可能除了需要钱,内心也强烈需要归属感。如果误交损友,或养成不良的消费心态,就很可能误入歧途,被人利用。在辅导他们时要让他们了解这是不义之财,让他们学会衡量代价。  

据知,少年大耳窿跑腿只需泼漆、贴大字报,每次就能得到50元到80元酬劳。一些少年是因为赌球输了钱,在朋友介绍下向大耳窿借钱。当他们得知只要成为阿窿跑腿就能还债,就会毫不犹豫接受。  

根据较早前的报道,被捕的年轻大耳窿跑腿逐年增加,也趋年轻化。在2008年,有63名年轻的大耳窿跑腿被捕,2007年则有59名。今年被捕的大耳窿跑腿中,最年幼的只有12岁。警方透露,这些年幼的大耳窿跑腿多数是由朋友介绍,为了赚快钱而帮大耳窿做事。  

警方促请家长提醒孩子,参与非法放贷活动和协助骚扰欠债人是严重罪行,刑法严峻,刑罚包括鞭刑。凡16岁及以上的男性,一旦罪成都可能被判鞭刑。 

青少年沦为大耳窿跑腿 为什么父母最后一个知道? (2009-09-15)
林弘谕  



心理学家说,青少年沦为大耳窿跑腿,一个原因是父母经济能力有限,无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。  

那家长应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面对金钱或感情问题时,第一时间向父母或家人寻求援助?  

不久前,新闻报道青少年为赚外快,不惜冒着被抓的危险,当起大耳窿的跑腿,到债主家泼漆或写大字报讨债。  

竹脚妇幼医院心理学家苏湄雅说,青少年甘犯这些危险,原因很多,一个原因是父母经济能力有限,造成他们无法获得额外钱财作为日常花费,或购买他们喜欢的物品,才选择走这条新的赚钱捷径。  

她说:“家长应让孩子了解,为什么他们无法拥有或购买这些物品,例如名牌货、最新电子产品、区域网络电脑游戏(LAN gaming)等。因此,亲子间开诚布公的良性沟通非常重要,让孩子了解家庭的价值观。  

例如,家长应从小让孩子知道,要得到某些东西,是必须靠自己的劳力和正当途径去赚取的。跟孩子一起设定不同的目标,一旦达到后,就奖励他们,实现他们购买心目中所要物品的愿望。”  

她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影响深远,因此家长必须晓得如何有效地跟青少年沟通,才能取得正面果效。  

报道指出,青少年成为阿窿的跑腿,这些孩子的家长都被蒙在鼓里,直到警察找上门,才恍然大悟孩子已步入歧途。  

苏湄雅说:“家长对孩子的细心培育,了解与支持,以及用爱心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,加上经常沟通,能让孩子感到安全与受保护。这样的关系,促使孩子建立健全的社交技能,生命更为充实。”一般家长,应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,以致孩子面对金钱或感情问题时,第一个考虑寻求援助的人是父母与家人,而不是其他管道?  

孩子的生命成长期,父母应尽量参与,父母的指引与鼓励,孩子更能学习与掌握新技能与志趣,智能发展更健全,也能晓得如何抗拒类似上述的诱惑。  

大耳窿无孔不入,利用高科技电脑接触青少年,诱之以利,因此沉迷网络世界的孩子,尤其是那些流连于网吧的年轻人,更容易成为大耳窿下手的对象。  

如何让孩子脱离网络世界是许多父母关注的事。心理专家认为,一般孩子都能平衡电玩时间,尤其是那些从小父母就灌输与培养这方面自控力的孩子。反过来,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,多来自父母很少关注孩子打电玩的家庭。  

苏湄雅指出,当孩子沉迷在电玩和网络世界,影响到学业成绩,跟父母、家庭和社交关系时,就表示孩子已陷入网瘾。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干扰,例如:  

一、在学校之外,多数时间都在电玩和网络世界中。  

二、沉迷电玩和网络世界而不做日常杂务,不关注课业,成绩下滑。

三、宁愿选择电玩和网络世界,也不想跟朋友出去。  

四、无法减少电玩时间。  

五、投入电玩和网络世界,以逃避(对人)不好的感受。

六、需要投入更多时间,以达到电玩的高层次水平。  

七、一旦离开电玩和网络世界,就会觉得易怒,喜怒无常,闷闷不乐。  

苏湄雅说,当电玩和网络世界取代朋友或家庭,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与焦点时,他们就跟虚拟的梦幻网络世界产生无法割舍的密切关系,这层关系取代了现实中家庭、学校、工作的世界,就很难以抗拒外头的引诱而走错路。  

苏湄雅建议:  

·家庭活动。一些孩子会对父母安排的家庭活动感到厌恶与排斥,父母应敏感于孩子的想法与喜好,例如安排看一部他们喜欢的电影,或是由他们选一个常去或喜欢的地方吃一顿饭。  

·教导新游戏/运动。除了电玩和网络世界外,外头还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活动或运动,应会对少年产生兴趣,转移他们的焦点。  

·与子同乐。父母可跟孩子一起进入电玩世界(最理想的是个别使用不同电脑),或是进行多人游戏,全家参与。父母多了解电子科技,就能跟孩子有更紧密的接触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